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
1. 龋病:是在以******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患龋病的多种因素包括******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处的环境等。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齿磨损等原因引起牙和牙之间正常的接触关系消失,牙缝变大,食物容易嵌塞,加之口腔抵抗力低,或假牙使用多年清洁不到位造成菌斑堆积而患上龋病。主要是牙之间的邻面龋居多,有的发展成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烂成了残根,***后不得不选择拔除,有的老年人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龋病则发生在根面,称作根面龋。
2.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它与龋病是口腔科常见的两大疾病。
其病因是菌斑的形成、牙石的沉积、食物嵌塞、创伤、解剖因素、不良习惯、不合适的固定或可摘假牙的刺激使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另外全身易感因素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精神压力、吸烟等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颌骨骨质疏松,唾液质量下降,全身抵抗力下降,患牙周病大大超过年轻人,其特点是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3. 楔状缺损:是指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楔形缺损。
其病因是刷牙方法不正确,用力横刷所导致的,再加上酸的作用,牙齿颈部比较薄弱,应力较集中,易导致楔状缺损。很多老年人口腔内都会有这种问题,牙齿经常遇冷遇热酸甜食物刺激痛,甚至发生牙髓暴露发生疼痛肿胀,***终造成牙齿折断,影响咀嚼功能。
4. 牙齿磨损:是指单纯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磨耗。
随着牙齿使用年限增长,由于长期咀嚼而造成牙咀嚼面牙釉质磨损变平,牙本质暴露造成敏感,甚至牙髓暴露发生疼痛,牙和牙的接触关系变差,造成食物嵌塞,继而发生龋病,食物压迫牙龈,造成牙龈萎缩,严重的牙齿磨损牙齿变短,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不均匀磨损遗留的过锐牙尖和边缘能刺激颊舌黏膜造成溃疡等一系列问题。
5. 牙齿缺失: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牙的缺失
原因多是由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颌骨和牙槽骨外伤、发育障碍等所引起,目前,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是龋病和牙周病,现阶段老年人缺牙率仍然很高,当缺牙占全口牙的1/4时,会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对食物消化吸收极为不利,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
6.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病变,尤其是口腔黏膜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一种不能诊断为任何其他疾病的、明显的白色病变。
其原因是长期吸烟,过度饮酒,辛辣食物,局部的理化刺激,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维生素缺乏,容易感染的遗传体质等。这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并且有一定的恶变率。

上述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
***重要的就是消灭疾病源头,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清洁需要个人的基础维护和定期的医师******。基础维护是指睡前起后刷牙,三顿饭后冲牙,必要时使用牙线。定期的医师******包括每3-6个月的牙医常规检查,6-12月的定期牙周洁治。
如何正确进行口腔清洁?
1.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改良Bass刷牙法)正确刷牙。
牙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由两侧向中间进行。依次刷洗牙齿的内、外、咬合面。同时注意舌头、口腔黏膜的卫生。
2.正确使用电动冲牙器。
电动冲牙器是一种口腔清洁器具,通过泵体对水加压,可以产生每分钟800~1600次的超细高压脉冲水柱,毫无障碍地冲刷到口腔任何部位。 餐后冲洗1--3分钟即可。冲牙器的高压脉冲水流产生的冲击是一种柔性的刺激,可以按摩牙龈。一般来说,冲牙器使用清水就行,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加入漱口液或镇痛******药。
3.正确使用牙线。
牙线有传统牙线和常规牙线。使用时将牙线部分塞入牙缝中,力量均匀的上下移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待清洁后清水漱口即可。使用过程中不要用力太大以防牙龈受损。一般不用牙签,避免牙龈受损、牙间隙增大。

******卫生组织就牙齿健康提出8020的目标,即80岁老年人至少要拥有20颗功能牙, 可通过种植牙、佩戴义齿实现。
现在的医疗技术发达,种植牙很简便就可以完成。种植牙就是在牙龈里留空间埋入种植体,像在土壤里挖个坑把种子埋进去。基台下面植入牙龈与种植体链接,上面露出牙龈与牙冠相连。就像长出土壤的植物。
怎么科学护理义齿?
1.洗:
饭后摘下义齿用牙刷、流动水清洗。睡前摘下义齿清洗后放入清洁盒内。
2.泡:
洗涤义牙用清洁片配合清水即可,不用热水、酒精浸泡。每晚睡前摘取义齿浸泡清洁液中3-4小时,牙垢重者整夜浸泡效果更佳。
3.粘:
如果假牙与口腔贴合不稳固,容易磨损牙床,滋生病菌, 应及时粘固修复。
提倡细嚼慢咽,目的就是尽可能用牙齿把食物切碎、磨烂,减轻胃的负担。牙齿脱落会影响人的味觉、食欲、消化等。所以关注牙齿健康非常必要。